上海刑事找律师解析多数人对缓刑适用条件有误

日期:2022-01-25 关键词:上海,刑事,找,律师,解析,多数人,对,缓刑,适用,

  实践中,对于明显有罪的案件,绝大多数当事人希望获得缓刑。缓期,就是不必继续被关在拘留所,不需要投入监狱服刑。然而,缓刑并不意味着完全的自由,除了可以被禁止接触特别领域、场所、特定人群之外,还可以履行报告制度、学习教育等义务,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尤其在社区矫正法正式通过后,缓刑期间所需履行的义务更加具体。

  此外,对于缓刑的适用条件也存在一些误解。比如情节严重的罪犯是否可以适用缓刑?未成年人,老人,孕妇一定要缓刑吗?本文上海刑事找律师就缓刑适用条件的五个认识误区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大家了解缓刑制度有所帮助。

 

  试论缓刑适用条件的五种认识误区。

  刑法典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最多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并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以宣告缓刑:其中未满十八周岁的,怀孕的,以及已满七十五岁的,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改表现;(三)不会再犯;(四)宣告缓刑不会对所住社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宣布暂缓执行,可根据情节,同时禁止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地区、场所、接触具体人员。
 

  误解一:将法定刑与宣告刑混为一谈,直接认为本案不符合缓刑适用条件

       所谓法定刑,就是在立法中考虑某一行为的性质、社会违法性等因素所规定的刑期,是对个案的直接认定。就像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每一起案件的犯罪原因、动机、情节、后果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都是不同的,法官在判决后将其定为宣告刑。

  暂缓刑期规定为宣告刑,非法定刑。区别二者的意义在于,如果这里规定的是法定刑,那么对于那些刑期超过三年的罪犯,对最后判处三年监禁或者以减刑情节被判处三年以下监禁的罪犯,全部不能适用缓刑,这显然违背了立法的初衷。例如,对于情节加重犯,貌似与在缓刑条件下“犯罪情节较轻”相冲突。事实上,案件即使有加重情节的情节,也可以适用缓刑。以上意见为最高人民法院采纳。
 

  误解之二:监管较监禁轻,缓刑也可适用。

  只对被判处拘役的,可适用缓刑三年以下的监禁,对于为什么管制与缓刑不能同时适用,为什么法律依据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不必。控制与非监禁刑不同,其实质与缓刑并无区别,因而不再有适用缓刑的必要。
 

上海刑事找律师解析多数人对缓刑适用条件有误
 

  误解三:认为只要是情节加重犯,都不符合“情节较轻”的缓刑规定。

  上海刑事找律师从字面上看,情节加重犯与适用缓刑所需的“情节较轻”两种情形,是一种与实际相反的观点。在实务操作中也有不少法官认为二者本质上是对立的矛盾,无法适用缓刑。词语表述虽有对立性矛盾,但实质上,该处“犯罪情节较轻”的规定属于提示性规定,意在限制缓刑的适用,将那些社会危害性较大、主观恶性大的排除在外,并不是排除情节加重犯。

  缓刑适用的判定要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客观行为两方面进行评估。“情节严重性”是判定缓刑适用与否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对评估罪犯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性、教育可行性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但不是唯一性、排他性的因素。
 

  误解四:忽视或轻视罪名、当地政策和个案对缓刑适用的影响。

  对于缓刑适用问题,有些地方法院出台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作为法官判决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必须予以重视。与此同时,对部分罪名,常常规定司法解释、意见等条文对缓刑适用条件作出规定。

  比如,根据《关于依法惩治妨碍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对乘客实施了“抢方向盘、换档等操作装置、殴打、即使还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拉拽驾驶员等具有高度危险的妨碍安全驾驶行为,一般而言也不能适用缓刑;又如《关于处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规定,对拒绝交出违法所得、再犯等情形,一般不得适用缓刑。又如《法院关于毒品犯罪案件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对毒品犯罪应当严格掌握缓刑适用条件。对毒品再犯,一般不能缓期执行。对无法排除多次贩毒嫌疑的零包贩毒被告人,因认定构成贩卖毒品等犯罪证据不足,认定为非法持有毒品罪的被告人,对其实施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食、制毒物品犯罪的被告人,应严格限制缓刑适用。

  另外,对案例中出现的情形,情节缓刑适用于公告案,也有很多表述,这也是影响适用缓刑的重要因素。
 

  误解五:忽视司法机关对缓刑适用的作用

  法庭在决定适用缓刑时,一般会委托司法局对被告人进行调查评估,并结合司法局出具的《社区矫正评估意见》,综合判定宣告缓刑是否对所居住社区有重大影响。尽管是否决定适用缓刑,归根结底是人民法院审判权的内容之一,法院可自行认定对被告人适用缓刑是否对社会有重大不良影响。而在实践中,大多数法院都是根据司法局的评估意见,直接决定是否适用缓刑。作者还看到多名法官已同意适用缓刑,但司法局认为不符合社区矫正条件,最后判处实刑的例子。

  以上五点误解,皆与法律适用有关。但愿对大家了解缓刑制度有所帮助,如果有差错,还望指教。


 

推荐阅读内容
  • 上海刑事辩护律师解析:被告排除非法证据的权利与实际操作策略
  • 上海刑事案件律师解析:被告自白在刑事审判中的法律前景与策略选择
  • 上海刑事辩护律师解析言辞之道:如何避免侮辱罪的纠纷?
  • 上海刑事案件律师揭秘侮辱罪:公共人物的名誉边界
  • 上海刑事辩护律师探讨言论侮辱罪:直损他人名誉方可成罪?
  • 上海刑事案件律师揭秘言论真实性:被告言论真实是否能免于侮辱罪责任?
  • 体育资源的纵横:上海职务侵占罪律师解析体育官员职务犯罪之探讨
  • 虚构社交网络:上海受贿罪辩护律师解释商业交易的灰色地带
  • 代码的玄机:上海受贿罪辩护律师分析开源软件项目中的法律责任辨析
  • 医疗信息滥用的法律纠葛:上海贪污罪辩护律师浅谈贪污的边界与伦理的危机
  • 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上海刑事找律师解析多数人对缓刑适用条件有误 http://www.dongzhengzixun.com/xingshihuanxing/1824.html

    上海刑事律师咨询微信

    律师咨询微信号:12871916